➢珍珠來源

  • 野生天然珍珠:
      野生的天然珍珠相當珍貴,因為形成過程一切憑藉機緣。當沙粒、小蟲等異物進入蚌貝之中無法排除時,為了紓解異物所帶來的不適感,蚌貝會開始分泌珍珠質(珍珠母)來層層包裹,經年累月後,一顆美麗的珍珠就此誕生。
     
  • 養殖天然珍珠:
      自1893年,日本 御木本幸吉(Kokichi Mikimoto)先生成功開創養殖珍珠的先河,珍珠飾品不再是皇室及巨賈富商的專利。
      養殖珍珠的品質比天然珍珠優良,價格也因得以大量生產更經濟實惠許多,目前全世界有99%的珍珠商品出自於此。

➢養殖水域

  • 海水珍珠:
      將經過插核手術的母貝放置於海水中,依照蚌貝的需求更換海域(風浪平穩的海灣、浮游生物豐富的潮流),並定期清掃貝殼表面的海洋附著物(蛤蜊、藤壺、海草…等),整個養珠過程約需耗費2~3年,且僅能產出1、2顆珍珠。
     
    • Akoya珍珠:
        產自日本及中國,產出顏色多為白色、奶油色,一般認為自日本出產的Akoya珍珠品質較高。
    • 南洋珍珠:
        養殖區域為菲律賓、印尼、澳洲等地,珍珠多彩的顏色出自於母貝品種的不同,以白色、銀色、金色居多。
    • 大溪地珍珠:
        出產於太平洋的Polynesia群島,其最主要的為大溪地(Tahiti)島,這個海域多出產深色珍珠,有褐色、灰色、黑色,也可能帶有藍、綠、紫…等特殊泛光。
       
  • 淡水珍珠:
      最常見的養殖珍珠,具有不同的尺寸、形狀、顏色,價格較海水珍珠優勢,通常在淡水湖中養殖,而中國是淡水珍珠的最大出產地。
     
    • 無核珍珠:
        此類珍珠母蚌一次可產出數十顆珍珠,無須插入珠核即可生成,整顆珍珠100%皆為珍珠質,但其中少有正圓形,多為半圓、橢圓…等形狀。
    • 愛迪生珍珠:
        2011年由中國公司研發之「有核」淡水珍珠,透過植入珠核步驟,增加珍珠的大小,且更容易形成正圓形,當中較優良的個體可媲美頂級的海水珍珠,為大眾提供更加實惠的選擇。

➢珍珠價值

根據GIA(美國寶石研究院)訂定的珍珠價值要素有以下六點:

  • 大小:
    取決於母貝孕育珍珠的時間,越大顆的珍珠需要歷經數年養育,因此價格較昂貴。
  • 形狀:
    即使市面普遍為養殖珍珠,但珍珠生成正圓的比例少、難度高,因此最有價值。不過若有特殊的對稱形珍珠或巴洛克珍珠,仍有其價值存在。
  • 瑕疵:
    自然生成的產物多少都會帶有瑕疵,可能是細微的刮痕、瑕點或氣泡,或著看似摺痕、皺紋等不平滑的表面,瑕疵越少越不明顯價格越高。
  • 光澤:
    為決定珍珠價值最重要的要素,在同一珍珠類型中,當其他價值要素完全相同時,光澤越明亮且銳利,珍珠價值越高。
  • 珍珠層:
    與光澤有著密切關係,一般珍珠層越厚越細緻,光澤越顯美麗動人。
  • 顏色:
    珍珠顏色由體色、泛光、珠光三個組成部分,所有的珍珠都有體色,但只有部分有泛光、珠光或兩者兼具。
    • 體色:珍珠的整體顏色。
    • 泛光:珍珠體色上呈現的一種或多種半透明的色彩。
    • 珠光:珍珠表面或靠近表面下閃耀出的彩虹顏色。
    一般會根據供需狀況來決定特定顏色的珍珠價值,但時下流行、傳統文化等因素,皆會影響人們對於珍珠顏色的喜好。